清军入关到底为中华民族带来的是新朝代的欣欣向荣,还是让中华民族倒退了几百年,从而错过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良机?似乎并不能简单地赞同哪一方面。



    金庸的《碧血剑》和《鹿鼎记》等小说反映出他的观点是赞清;阎崇年讲《清十二帝疑案》、刘心武讲他的秦氏红学等也都用大量史料证明了这一点:清朝绝大多数皇帝不仅主观上想做好皇帝,而且确实都比明朝皇帝称职得多。



    清王朝的一个最大贡献是真正实现了汉民族和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之间的和平,不是靠武力,不是靠妥协进贡,不是靠和亲。康熙帝很是得意于这一杰作,因为他解决了自秦始皇时就困扰中原各皇帝的问题。又有很多史料表明:康熙帝不但非常勤奋地学习汉文化,而且还学习了很多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中华民族融合以后和西方人签的第一份条约(《尼不楚条约》)就是他的时代签的。这应该是清朝大臣所签的唯一一份非但不丧权辱国而且大大开拓疆域的条约。



    这种种似乎可以说明:清初时也是可能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清朝皇帝们也都比明朝皇帝有为。吴三桂的罪过可以减轻了?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并不会这样定论。记得金庸在《袁崇焕评传》中说过:明朝的皇帝们都比较命好,手底下总有能人良将。他说会读书而却偏偏又能打仗的,居然也有,就是袁崇焕了。不是昏庸的皇帝命好是什么?在这里倒没有提到皇帝。他们的命可没这么好。“开明”的康熙手下有魏征有袁崇焕有韩信张良吗?没有,赵普是有的,太白金星这样的角儿也不少.满臣中的尉迟敬德类应该很多,但他们于治世能有多大的前瞻认识?其实说皇帝们命好命不好真是和历史开玩笑呀.为什么明君手下无名臣?那就要谈到清朝的制度体系了。



   清朝的制度体系,就总体来说,确实是约束性比较强,灵活性不够。这不是说官员调任不灵活,而是钳制官员的想法。一方面由于它承袭了明朝所奉的朱熹理学,另一方面有时满族统治者怕汉臣们不服而惹是生非。他们得意于闲置长城,使北方民族臣服,但他们内心实在惧怕这满天下受孔孟王化的汉族百姓。不说“水可以覆舟”的原因,也还有崇敬汉文化既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想法吧。汉人呢?清初时奉伯夷叔齐为先例,不为清朝官。后来被钳制得久了,又有那么多血雨腥风的文字狱的现实,便不愿动脑去有所作为了。说来好笑,这一时期所谓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盛世景象,其实却充斥着满帝与汉臣、汉民之间的互相猜忌,互相提防。虽然明清同奉朱熹理学,可是正是清帝们个个勤于政事,因而格外关注“文字狱”,关注科考是否舞弊,并且还编了《四库全书》这样的限定文化范围的书,他们将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奉行得更加彻底一些,以至于20世纪头等大事,就是要打倒礼教,迎接“德先生”与“赛先生”,让民众自由地呼吸一下。试想,如明万历这样坚持不上朝的皇帝,能去考察哪一句类同“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句子呢?大臣们直接斥责他的奏折,他都能泰然置于脑后,继续不理朝政。



   有为的君主们,用上了一套钳民之口的制度,使得明末时的贤臣、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自然科学……一齐消失了。于是,尼布楚所挣来的,连本外附了许多的利,又都白送给了人家。整个中国乱了一百年,被所有人欺侮了一百年,至今还被视为没有战斗力的肥羊而被强敌日夜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