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先生之嘱,简单介绍一下IBO与MYP。

国际文凭组织,即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IBO),是一家非赢利性的国际教育组织。它成立于1968年,最初是为了满足现代“移动家庭”(指那些由于商贸或外事公务的需要经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搬迁的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需求而出现的。在发展过程中,它有意识地在有各国特色的教育中寻求一种国际性的教育价值观,即那些国际性公认的高校选拔学生的标准。由于它在国际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很快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

迄今(2007年11月)为止,IBO授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7所学校开设三种课程:两年的大学预科项目(the Diploma Program,简称DP),适合于16-19岁的学生;五年的中学项目(the Middle Years Program,简称MYP),适合于11-16岁的学生;五年的小学项目(the Primary Years Program,简称PYP),适合于3-12岁的学生。

我国自1991年以来,已有35所学校被授权1到3种IB课程:7所有PYP,16所有MYP,29所有DP。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中学项目MYP。

中学项目MYP于1994年开始实施。它的前身为国际学校联盟课程(ISAC)。90年代初,IBO帮助该课程改进了教学大纲和评估体系等方面,1992-1994年,又将这一课程进一步体系化,形成了自己的中学项目MYP。

IBO认为,中学项目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早期到中期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人认识社会、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变化不定、好学多问的时期。“如何使青少年们作好准备,以适应21世纪中生活不断变化的要求。”这是中学项目的开发设计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整个MYP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的。MYP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

  1. 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气质和能力;

  2. 对迅速变化的现实世界的适应能力;

  3. 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以及严谨的思维;

  4. 独立工作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信;

  5. 对全球问题的意识和对行动负责的意愿;

  6. 跨领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7. 尊重他人,能够进行求同存异;

MYP的课程结构图如下:

以下三大概念为课程图的基础,也是MYP的设计课程体系和学校活动的指导原则:

  1. 整体化学习——强调认识问题的一种整体观念和学科之间的联系,但也要注意不损害每门学科本身的学习;

  2. 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其它文化的态度,对其他文化产生共鸣。

  3. 交流——可以促进探索和理解,使学生学会反思与表达。强调语言的习得,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形式。

相互作用领域是MYP独具特色的核心,它们联结着学生个体(中心)的发展与各学科组(多边形的各顶点)的学习体验。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而是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体验课程学习的环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逐渐理解学科内容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避免学生把各学科看成是互不关联、与世界没有联系的孤立领域。

l 学习方法(ATL)—— 要求学生逐步提高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l 社区与服务——通过这一领域中的活动,学生要逐步了解作为社区成员的作用和责任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