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很高兴这件事终于有了个结果。发生这么丢人的事情,说明技术虽然发展了,但品质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特别是不小心陷入某个圈子而难以自拔后。这次又原样拷贝别人的文章了~~~~~

来源地址:http:http://blog.qq.com/qzone/622006592/1197256699.htm

《新闻调查》出手,华南虎事件真相基本清楚

发表时间:2007年12月10日 11时16分 评论/浏览(-/4688)

晚上21:12接到CCTV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的短信,提醒我收看新闻频道21:50分播出的关于“华南虎”照片的节目。

前些时候我曾经短信提醒过张洁关于“华南虎”照片的事情,得到回复说已经做了,正由领导审看,让再放放。

这期节目显然是在不断修改中完成的,增加了前几天中国摄像家协会邀请专家鉴定虎照为假的现场分析发言,节目结束时用了国家林业局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曹清尧的一句话:“我们相信陕西省人民政府和陕西省林业厅会科学认真地对待公众的置疑。”可以说意味深长。没有选用曹清尧更有意思的话比如“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和一位副局长关于英国“尼斯湖水怪”的高论,显然是为了避免激化观众情绪。

我觉得这期《新闻调查》超越了此前所有媒体关于华南虎照片的所有报道,真正是颇具功力的调查性报道。此前,我对“周老虎”照片真伪一直将信将疑,在中新网发表的两篇时评《周老虎照片真伪怎么就不“更重要”?》《别逼骑虎难下的周正龙以身饲虎》及一篇写了一半的《为什么非要让公众质疑难消?》,字里行间对虎照真假也表示半信半疑,而看了这期节目,基本上可以断定虎照为假,而各色相关人等在这一事件中的作用也大致清楚了。

节目开头摆出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公开鉴定会,然后话锋一转,简单交代了华南虎照片真伪之争的由来,接着采访周正龙、关克,前者信誓旦旦宣称虎照为真,后者拼命力挺,而村民却表示质疑。就老虎在25分钟的拍摄时间里一动不动的问题,柴静问关克:“你说周正龙有一种力量能够让老虎镇静下来。”关克答道:“不是说周正龙有这种力量让老虎镇静,但是周正龙有一种力量,让他面对老虎这么近的时候他个人能保持镇静。”关克有点儿招架不住了。

下面就是对中国摄影家协会鉴定会的充分展示――通过电视媒体记录和播放那次鉴定会上专家的认真、诚恳、理性的分析,可以打消公众中可能存在的认为没拍到华南虎的诸多摄影家都是“酸葡萄心理”的怀疑,这是平面媒体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长时间重现是非常必要的。其间还揉进了对浙江年画印刷商的采访和来自华夏物证鉴定中心、著名华裔侦探李昌钰在内的其他五方专家的意见。基本上能够实打实地说明虎照为假这个民间结论。

节目接着又宕开一笔,回到10月下旬在陕西的采访,探究用以支撑陕西省林业厅对外公布周正龙虎照和镇坪县境内有野生华南虎生存的那次新闻发布会的专家鉴定会的运作过程,让人从中感到无论镇坪县林业局、县领导、省林业厅、陕西省方面的所谓动物学专家,都相当草率,其做法和说法经不起推敲,甚至显得荒唐。

接下去又进一步采证到周正龙对10月3日拍虎时间上存在撒谎嫌疑。周正龙所说他10月3日下午5点多拍虎之后走了4个多小时山路于晚上9点多才回到家里,而柴静采访到不止一个人证,证明周正龙下午已经下山。有人下午在村边路上见到过周正龙,并且让周搭乘机动车,周在车上向开车和乘车人展示了他拍到华南虎的数码照片。

节目后面还有对周正龙拍虎时闪光灯意外开启的调查,当地政府部门对虎照真伪的失察,尤其是对今年7月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会的组长陕西师大的教授王廷正的采访,发现这些专家的学术专长都是其他动物方面,根本没有对老虎研究的专业背景,可以说缺乏发言权。

后面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大家还是收看明天下午14:10新闻频道的重播吧。

总之,这期《新闻调查》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是,虎照作假。当地政府及其林业部门甚至陕西省的专家,事前做出镇坪县境内存在野生华南虎的结论,等于诱使周正龙作假取得奖励。当周正龙宣称拍到了老虎,当地官方如获至宝,宁信其真,不愿其成伪,以此掀起了虎照风波(当然,坚定不移的还是建立华南虎保护区,争取相应拨款,而国家林业局也有陕西省籍的领导支持)。

我依稀看到过有关报道中提到周正龙拍虎后先把相机交给了其妻弟、县里某局的谢局长,周还有一个妻弟是开喷绘店的,可后来并没有报道对这两人进行采访。我还看到网上有个帖子直指周正龙与他这两个妻弟合谋作伪。

我老早就跟一帮媒体朋友念叨过,新闻媒体不应该放过这个细节,既然从官方和周正龙这里长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什么不侧面迂回,多采访一下周的这两位谢氏妻弟呢?

这期《新闻调查》同样忽略了这样一个关键点次的采访。

最后说说《新闻调查》这个栏目。

去年我参加过《新闻调查》10周年纪念研讨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个群体是一帮有着执著的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人。他们醉心于中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的进步与突破、创新,可由于大环境的制约,使得他们付出十分的力气,却只能收获六七分的成果,实属悲哀。尤其是在新的《劳动合同法》所直接引发的裁人大潮面前,《新闻调查》栏目人手捉襟见肘,痛苦不堪。还有限制批评性报道、过度主题性宣传的要求,可以说都直接威胁到这个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在中国广大电视观众心目中,《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天然就应该是舆论监督栏目,而如今有关部门非要把《新闻调查》从舆论监督阵营中剔除,让他们做一些承担了宣传任务的正面报道,观众当然不爱看了,而失去了观众的追捧,这些“新闻调查人”做节目还有什么劲儿,还谈何价值实现?因此可以说,《新闻调查》生存环境的变化,就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与否的标尺中的一根。

最后再夸一下这期节目的记者主持人柴静。

我一直特别喜欢《新闻调查》的招牌“记者主持人”柴静的采访风格。与新闻频道的另一位主持人王志咄咄逼人的质疑风格正好相反,柴静属于不动声色,绵里藏针,一般不正面突击,善于侧面迂回包抄,与王志的直面突击同样好看,甚至更有意思更过瘾。你想,一位年轻漂亮、温柔可人的女记者,充满“善意”、“天真无邪”地坐在或站在被访对象面前,与你聊天(其实都是目的性颇强的巧妙提问),你怎么忍心不“滔滔不绝”地回答她的问题?这么一放松警惕,不就什么话都不知不觉中都说了出来,帮人完成了采访,做好了节目?

据说柴静早在湖南读大学期间就主持过夜间广播直播节目,后来还主持过湖南卫视评论节目《新青年》,经过过硬的专业实践训练,功底相当扎实。

从柴静的成长经历,我意会到,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先去搞五六年广播直播节目,那样对自己的思维、语言、知识、反应能力等诸多方面是个超强训练,练就了这些综合过硬本领(电视不大可能练得出来),再涉足电视节目,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了。

同样,电视评论节目的主持人、评论员,也不大容易从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当中产生,因为电视新闻这个行当是很毁人的,容易把人变得浮躁、浅薄,坐不住,不读书,静不下心来思考问题,这是电视行业的天然缺憾,是没办法的事。因此,电视新闻行业只好从报刊记者编辑那里“借人”。

从央视来看,早在1993年《东方时空》出现之时,这种“借人”就已经开始了,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断。香港的凤凰卫视的几个大牌评论员如阮次山、曹景行、何亮亮、杨锦麟等,都具有报纸主笔的新闻从业经历,这说明就不是偶然的了,而是其中大有规律可循。

相关链接:

CCTV.com-[新闻调查]虎照疑云

CCTV-新闻频道-《新闻调查》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