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事物都有规律、有本质。它无善恶之分,此为“格物”。掌握规律、应用规律处理,须了解天下万事万物。西游记所谓“如来”——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学万事万物,追求通透。即为“致知”,为寻理寻道之路。

阳明“格物致知”的过程中,发现欲乃普遍存在。欲即为规律之外衣、表象。利用欲办事,是阳明处理俗务成功之处,即所谓“非书呆子”。

读书人之所谓“理”,与欲有着不同表象。故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正因为这种对立看待理和欲的思维套路,我们(包括阳明)未觉得根据人欲处理有何荣光,反觉羞愧。读书人的清高,正源于此。



阳明发现理欲合一时,终于抛开奸或荣的想法判断:无论君子还是强盗小偷,遵从他的欲,即“顺摸其毛”,可顺利处理。

无为而治,霞客的“做自己”,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苏格拉底:做你自己。其本质不是不治,不是无为,不是不管,而是利用天然乞巧之表现。此天然亦有“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可利用。“理”,是也。    对于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的判断,格物、受教育、思考后,综合而论。故悟道须阅历。然即便如此,想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仍然是少数中的少数。

我怎么知道我所知道的就是我应该知道应该信仰的?几十年来,我已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之前所谓“雷打不动”的真理,其实已无灵魂?拘泥于恪守,也就一念之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何为总则?

问题又绕回来了,何为“道”?格物致知,格物为手段方法,致知才为目标。每遇事总结为方法,明道才为目标。

为何阳明悟出理欲合一、天人合一后,即可了然于胸?

理解所谓真正的本质的“欲”,即要理解现状与理想之间有何差别。这种现状是怎么形成的?人尽其才、风调雨顺、天地人和的理想,这是现实之前或之后的状态吗?不过,眼下这种想法,又对立了现实与理想。

是,我们一直对立现实与理想,我们相信现实之路上某些点改变了轨迹,所以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在无数条岔道之前,终有一条是通向理想状态的。

但似有佛家相信:一切天注定。基因决定现实。这是尊重现实的说法吗?一切天注定这看似很傻的信仰背后,是否是一种尊重现实却并不了解现实的无奈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