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的问题问了很久了,一直也没空想。今天描述一下吧。





【描述】:







	做人方面:谦虚,与人为善,有耐心,但不傻;



	学习方面:好学,自信,保持好奇心;



	工作/生活方面:有道德感,有追求,积极但不盲目乐观,看得懂是非;



	我那个朋友:除了以上,还有善于或愿意理财,爱好更广泛一些,知识更深入一些。





我归结为有灵魂的人。



不一定在人堆里很杰出,实际上一个中等智力的受了良好教育的,往往表现出来是人堆里的普通人。只是别人会觉得他素质良好、容易相处、感觉他人品不错而已的普通人。



 



【注解】:





	好奇心这一点,是从前哲学老师陈老师在课堂上拎出来讲过的。要是我自己的语言,那就是:即使离开学校很多年,学习新的事物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这是上文的“好奇心+自信”的综合结果。



	与人为善而不傻,积极而不盲目乐观。这两点,是我判断自己不是书呆子的依据。大概可以用“保持冷静”来描述。——虽然各人个性有差异,我看上去不是这种保持冷静的型号,但本质上是的。而我那个朋友,即使看上去也是保持冷静的样子,他在这点上内外合一。



	我对于悲观厌世从而不想作为的态度,比较反对。这样的人,往往也受教育程度高,但我不认为这是健康的生活态度。



	好吧,有灵魂后面可以括号一个(态度健康)。





 



【经历】:





	上述所有这些,是在十几岁最容易被推翻的。





所以良好的教育,包括安然度过青春期而没有发生破坏性的逆转。





那个朋友我不知道,我自己在青春期时,是很烦我爸爸的,但不烦他的教育理念,只是烦他的方法,觉得我妈不啰嗦,是比他更会教育的表现。







青春期是一个例子,要说明的是:当这些教育理念,遭遇到了外界其他的理念,比如遭遇到了同龄人的对比,还能不能在身上继续存活下去。



 





	我现在这个年纪,对我爸爸教育的唯一缺憾就是:他从小教我远离经济、远离管理、远离艺术。





远离经济的凸显是03年工作后遇到我师兄,



远离管理的凸显是06年去上师大读管理,



远离艺术的凸显是05年开始读论语,发现孔子教的东西。



所以在23岁(03年)之前,我对我爸爸的教育是全部认同的,其他人读大学后觉得回来跟父母讲不了话的情况在我身上完全不存在。







23岁到26岁是对前面20年的补充,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片天地是我可以接触的。







26岁到28岁,因为不成功的恋爱经历,让我觉得这些东西是如此不合时宜,我会因为这些而孤独一生。没有否认这些,但是人受伤了,所以08年春天,2周瘦了十几斤。



但是随后就恢复了。







所以29岁那年,一直想,三十而立,我确实是开始定型了,人生观、价值观、素养方面,不会再大变了,除非特别严重的打击或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