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为例,“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知道上帝的伟大,但他承认自己从来没有听见上帝说话,这导致他的敬畏精神大打折扣,“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看上去孔子什么都敬畏,但这种宽泛的敬畏,事实上却是对惟一上帝的不敬畏。由此,孔子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犹太先知为上帝真理宁愿赴死的气度,而是变得八面玲珑、明哲保身。他琢磨春秋笔法,不直接说出真相,选择与皇权合作。这构成了儒家思想史糟糕的传统。”

这是苏小和在《孔子是否开启了中国人的信仰传统—— 评杨鹏新作》中写的一段。我对孔子这段话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过它。因此看到的时候不免诧异,不免想写下点什么。这就是评论。但是写在哪里呢?

随便一条心情,我可以写说说,微博,签名档。反正我对于它们仨一向是持同一用法的。但是刚才这个评论,我若要写在微博上,还得自己解释,语境何来。而限制版的短小微博,不愿意花字数在引用上。我说的是泛引用,如果引用的是它本体系之内的,还是可以的。想到Pinterest,装了这个客户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贴图。最后你到个人中心一看,好,都在啊。微博或Pinterest,它们因为迎合了这个读图时代而火爆。这是刘师的分析,我赞同。我不是一个读图人士。如果我想用Pinterest的手法,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写评论。最后一到个人中心一看,好家伙,原来我发表过如此多“高见”啊。诗鬼李贺的锦囊袋子来了。多好啊~!我这个读字人士是很欢喜异常的。最高兴的是,什么时间,在哪里,读什么字而引发的感慨,都有。这就免得想不起来了。开玩笑说,大学时代我们说弄个菜粥语录吧。可是十几年过去了,我实际上能记得的也就那句“22岁那年我们太年轻了,年轻得都以为自己已经老了”。嗯,还有两点补充。关于泛引用,微信是可以的,微信还没有这个加强版的“个人中心”。二是为了慵懒起见,提供音频识别录入。这块的专利权怎样?使用要收费吗?既然可以语音识别,想必字形识别也是需要的吧?否则像超星、PDF这些地方,就搞不定了。那么语音识别和图片文字识别的精度有多大?一定要高精,否则如我这样喜欢文字的,一定很不高兴。

互联网可以解决客人在哪里的问题。我想,即便是这样一个读图时代,也还是找得到我这种读字人的。迎合时代处在于:纸质阅读越来越少,电子阅读越来越多。这种应用正是要在电子阅读上才有效。

附:

大家

苏小和

苏小和,财经作家,独立书评人。

《大家》官方微信

孔子是否开启了中国人的信仰传统

—— 评杨鹏新作《“上帝在中国”源流考》

————————————2014.12.20的分割线————————————http://www.36kr.com/p/214110.html,蜂蜜笔记。人家已经做出来了。

懊恼之余,又仔细对比了两种想法。进入:我心里想着pinterest的形式,所以想的是:我在任何地方,只要按一下工具键,撰写评论。其他的事交给后台来完成。蜂蜜笔记因为知道自己要用app的形式,所以想的是:你只要进入我app这个门了,再去进行任何阅读,你负责圈和写,我们负责标注出处和记录。进入app的门和进行任何阅读之间如何关联我还不知道,要使用过才知道。但是它这个想法就更容易实现了:在本体系之内进行圈注那是容易多了。阅读体:我想着任何地方,各种情境,所以希望有拍照识别,希望有音频录入。而它只负责浏览器,以及“朋友圈”,那朋友圈是本体系之内的。只负责浏览器显然使得它更轻,也就更容易实现出来。社交:我以为这是默认,提都没提,这是不对的。蜂蜜笔记则至少说出来了这个重要因素。笔记整理:我忽略了,完全没想到蜂蜜笔记采用了灵活的非线性组织形式,颇像当年我们宣传的web3.0,而那个形式,是很能够吸引人的。对比台湾的 DrawNews ,这已经是向前跨了一步了。不过我不是从Google reader出发,所以也没有这个路径。直接就是爱看评论的文字人。有这么一个产品,反思一下自己想法的不足,学习学习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