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路上,想到了不以记忆力为考核目标的学习增长这话。中国传统文人,即使钱钟书的出名,也是得益于博闻强识。你知道,他不知道,似乎就是普通人觉得读书有无进步或有无帮助的标识。观点的搬运,更是直接取决于记忆力。我小时候第一篇被老师表扬的作文,就是在作文课上我记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作文,因此照那记忆重新写出来的。自己觉得被表扬得十分汗颜。00年以后,同外公的聊天,也有许多观点是直接照搬他人的(当然,照搬有个前提,就是自己认同),外公因此说我有新想法。这评价自然也令我不安。毛毛说,不思考,人云亦云,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通病。那么,如何思考?高中时,班主任对我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动动脑筋呀。我回了他一句:我动了,不知道怎么动啊。这句话惹来无数讥笑。在没有学入门的我看来,从我出发,有无数思考路径,谁知道哪条路通向终极答案呢?在他们看来,只要不能通向终极答案,那都是没有动脑的表现。事实当然证明我这思路是狡辩的,因为这是理科,基本上不存在一万个答案的可能。即使存在一万条路径,那也很难被我踩到几条。所以狭义上来说,他的标准是对的,只要不能通向终极答案,都是不对。自从结识了Google以后,我又想到了爱因斯坦那句话。因为有了Google,人人都可以像爱因斯坦那样要求自己,不朝脑子里装字典上有的东西(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后来发现Google的深层次用法后,更觉得如此。但是结识Google十二三年来,我并没有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突破性进展。我只是用Google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是很被动的“指哪打哪”。这是你之所以普通的表现之一:解放了记忆之后,依旧很懒。思路一:框架今早想到了一个思考模型。先考虑一个框架,然后朝框架里填入具体。框架的来源则根据经验、某理论等。考虑重点是框架生成。如果借用了他人经验或者理论模型,则再用朴素的本能观评判一下。朴素的本能观重点在于设身处地。思路二:撬动资源观察自己拥有哪些资源,就这些资源,想办法整合,撬动其力量。思路三:理论树理论上来说,优秀的作品中是包含或者体现了某一理论的。这个理论就像树干,可以延伸出无数作品来。其中一些走上了普及之路,让行外人也能了解。在科学来说,这就是科普。如果是哲学,自然也可以称为“哲普”。经济学家也可以写《卖桔者言》。物理学家搞出了一个《星际穿越》。那么,挑选未得到传播的理论,弄一个优秀的作品出来。也是思路。可以运用海量资源,将优秀作品和理论一起画出一棵大树,那么空白档显而易见。就像营销软文一样,普通的优秀作品可能只画出一个理论,而超级优秀的,则可能画出多个甚至多面。你看《红楼梦》都可以读出“贾雨村,他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就别说它之被称为大百科全书了。思路四:如何读书消化一本书是怎样的过程?当我撇除了记录书的基本要素(书名作者出版目录)外,我如何内化它为我自己的东西?那些在读的时候打动我的模块,掩卷后还能继续打动吗?我能从作者的观点里获得什么?如何吸收进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又如何现实化?流流弟曾经说过看目录,猜想如果是自己该怎么写,然后看作者怎么写的。我想这个适合作文类的,对于那些有新发现的科研类还是不适合。——————————12.18分割线——————————刚才看到李善友(他现在被称为李善友教授)说:见识比知识更重要。突然觉得这也是对路的:不以记忆力为考核目标的学习增长。见识是什么?是框架,它像陈述性知识,又好像不是。反正你也不能叫它程序性知识。顺着李教授的蓝海思路往下想:未来从非主流中诞生,但并非所有非主流都是未来。李教授说解决之道是着眼于产品。着眼于产品,也会错了吗?会的,因为市场不是你想的那样。所以根据本书思路,如何判别出有价值的新市场是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个重要问题。//大概畅销书都容易灭掉一切与主题有碍的内容,只保留奔向主题的论点,于是畅销无阻。顺着李教授另一个思路:大公司不能主动回到低端市场,因为利润最大化的束缚。理性人的选择或者说经纪人的选择确实这样,不过中国的大互联网公司采用了一种机制,虽然不保证一定抓得到明天的蓝海,却是可以对抗整个论点的。那就是项目组制度。大公司被分为无数个项目,彼此之间争夺资源,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小型初创公司。抓住未来蓝海的机率会大很多。又想到杰克韦尔奇的话:保留No.1,其他都砍掉。他说这个固然是为了增加精益求精保持核心竞争力,但也促使了小团队去找新的方向。这个促使是我臆想的,我不知道GE有没有因此去找到了许多新方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