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近来有个案例:先是从奶奶那里学了高,他站在凳上或者沙发、飘窗之类的地方,教他说这是“高”。几天之后我和他玩,他把自己喝水杯放在台式电风扇顶部,说“高”。我到这里已经很吃惊了。又过几天,就是昨天,爸爸带了去相城的超市,中间走高架,路边没房子没树,远处有许多楼房。他突然指着远处的楼房说“高”。只教了第一个,后面都是他自己悟出来的,而且就在一个星期以内。高的后续是,两个积木堆上各放了猫和狗。狗的积木矮一点,问他猫和狗谁站得高,说猫。而大人所说的高有时是长,这个不在他的高里面。证据是:他一手拿一个积木堆(五六个堆一块儿),一手拿一只猫,我说把高的给我。他递给我猫。我当时不理解,以为是高的概念建构未完成。稍后知道了他拿猫是因为经常把猫放到积木堆上去。(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上面的那个就是高。猫狗是这样,两个碗也是这样。)过了十几二十几天才明白,我发出指令时所说的高是指长,不是位置的高。这个误解在《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初到西湖找许仙时就有。菩萨提示她们要到西湖找高人,于是她们找了许多个子高的人,都不对。最后正确答案许仙是站在桥上,她们在湖边看就正好是个位置高的人。XX近期主要研究的概念:1.高。上次已经说过。2.马和骑马。只要看上去能骑,他一律叫马,玩具马也在其中。所以对我说其中有些是牛或者狮子,他很困惑。除了骑这些,还包括骑在大人背上(就是驮)也是骑马。反正他一律叫马。区别就是名词时用手指,动作时就加上爬。3.没有。一开始是指水池里没有鱼,碗里没有饭;然后是一样东西他挪开了,就对着原来的地方说没有;后来和捉迷藏结合,(别人)躲起来也是没有。捉迷藏的升级版,关灯了什么都看不见,他赶紧说没有,又开灯了就说表示找到的“啊”。他说的没有就是奶奶教的方言“冒”。(两个字不会说,所有听到的都自动省略成一个字或一个字叠音。)叫汽车爸爸和说猫高,两件事好像被我说成两个方向,一个是为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一个是深挖一个抽象概念的内涵。但在他可能是一个整体。为事物建立联系就是抽取共同点的过程,为了理解一个抽象概念要不断地在新的事物间建立联系,然后从大人的反馈中判断这个联系是否正确。说了这么多,他的外在表现不过是指着这个说高,指着那个说爸爸,指着另一个说马(骑马概念的建立,也包含好几个事物),再指着什么说尿尿。统共就这么四个词的运用。要是光听录音,这实在没什么可想的,不就是在学说话吗?但是看了他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就知道,这不只是说话的事,这是思考的事。所以刚才说修辞时说到的道理是对的。语言不是思考的外衣,语言是思考的本身。XX今天看月亮。看到窗外接近满月的月亮,一直问。我一开始没注意到,以为他在说窗台上的书。等我过来发现他指的是月亮再告诉他,那表情,说不出话了的惊讶。我说你要不要看看大猩猩里的月亮和晚安月亮里的月亮?赶紧拿这两本书来,看到大猩猩月亮是弯的,晚安月亮封面月亮也是弯的,晚安月亮里面画儿上的是圆的。他一面看书一面看月亮,惊奇不已。过会儿突然指着自己衣服说兔(ju)(衣服上有兔子),我没理解,他又指着月亮。才反应过来,晚安月亮封面,兔子睡在月牙上。所以他指兔子又指月亮。洗完澡,心情不好,躺在另一个房间里的床上呜哩哇啦的,因为不让他再在浴室里玩。我一边给他穿衣服,一边提醒他这里也可以看月亮。他看了一眼,继续呜哩哇啦。没啥反应嘛。穿好衣服带回第一次看月亮的地方,抬眼看见月亮,又露出那种喜悦的神情来。大概是没想到这里还看得到。可见在大房间还是看到了的,只是心情不好,所以不作任何反应。这次可能不是事实上的第一次看到月亮,但是由于又黄又亮,而且是他自己发现的,效果比较震撼。之前或许看过天还没黑时淡淡的月亮,告诉他也没经意过。今天看月亮这事,除了建构月亮概念之外(这个不一定顺利,因为外面的月亮不是每天都有机会看到,所以书上的月亮形状为什么不一致他现在也没法理解),最特别的地方是我告诉他月亮时他脸上那种喜悦和满足。样子非常安静的那种开心。成年人看到不常见的自然景观就是这样,比如特别高的喷泉,特别激烈的瀑布潮水等。这个让我发现,这么小就可以被自然景观折服。我本来觉得这种情感是一种需要修养后才会产生的。或者这个修养过程已经有了,就是在两本书中分别见过月亮,现在看到真的了,心里比较产生的情感。不过他脸上有这个表情时,完全没想到要去拿书比较。直接就是享受的欣赏着。所以我比他还震撼,到现在也没搞清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归类,隐喻,都是概念形成期语言不健全期没办法的办法。所有和尿有关的都是尿尿,和奶有关的都是奶。前者包括马上要尿,正在尿,像尿迹的(席子上的深色),尿完了要你处理的,他的小马桶,大人的马桶。后者包括奶粉盒,奶粉勺,奶瓶,我的奶。这么一大堆,他就说两个词:尿尿,奶。除了这两个,家里外面的东西,都按人头来。汽车,爸爸的衣服鞋子饮料香烟皮带手机钥匙,统一叫爸爸。奶奶的东西统一叫奶奶。特别是汽车,路上所有的汽车都叫爸爸。我不得不告诉他爸爸的汽车上有小鸟。不过仍在汽车等于爸爸阶段。在逻辑上就是归类,在文学上就是修辞。文学例子就是著名的小红帽,因为她戴了红色的帽子而这么叫她。就归类表达这事而言,小孩没有表达技巧,所以他表达出来的,能解释人类进化繁衍至今,会积累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前天说的概念建构这事儿,有助于理解这事儿:他说尿尿,大家都以为他要尿了,叫他坐小马桶不坐。说他骗人。挣扎了站起来,没一分钟又说尿尿了。又是这样。又说他骗人。就算拽到大马桶(可以加上他的小马桶圈用,这几天喜欢这样),还是不尿。其实是他看到马桶或者想玩马桶圈(都是没有固定的,可以随时拿下来)。他本没有骗人的意思,在他这些都是一个词。但是看到大人反应大,他觉得好玩,就反复了好几次。前辈各种研究中所指出的结论:形状优于纹理,名称起关键作用。放在一个真实的婴童身上是这样的:【形状优于纹理】分辨物体之间的不同,主要靠形状。比如XX辨识马,他归结为能骑的就是马。在形状上来说,有一个背的,都是马。比如真马,马的画像/玩偶,类推到牛、羊等画像或玩偶。真牛还没见过,不好说,不过羚牛见过了,他是称之为马的。真羊小时候常见,自从识别马(用言语表达名称)了之后,还没测试过。除了以上这些成年人可以理解的形状相似之外,还有大人的背,因为大人弯腰蹲下来后,他也是可以爬上去骑的,所以也是马。如果到这里为止,还属于大人能够理解的范畴的话,大人的腿也叫马,这就几乎是不能第一时间就理解的了。然而从他的形状概念来说,这也是具有一个可以骑的形状的。或者我也可以猜想为骑的功能比形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我无法证明这是基于骑的功能还是基于可骑的形状。总之这是我见过的赋予“马”这个名称最宽泛然而你还不能说没有道理的一种概况。如果能证明是形状而不是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话,形状优于纹理说明相似形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形状vs功能的猜想,与另一种能力相关。假定婴童是通过功能来归类的,那么我们就要承认他是在脑子里假想了一遍如何在这个形状上执行“骑”这个动作的。否则,所有这一切关于马的概念,除了成年人的背和大腿,以及他的玩具马,他并没有骑过其他任何一种,真实的马没有骑过,图画上的马牛羊也不可能骑得到。【依靠名称归类】不同于实验设计中刻意地位抽象图片起名,真实世界中几乎每一个动作、每一样物品都会有自己的名称。1. 表达能力所限:婴童在语言发展初期,也只能通过模仿和复述名称来验证自己的概念归类是否正确。在语言发展之前,他如果认为两样东西可以归为一类,只能通过手势和摇头来表达,可能会先指这个,再指那个。但意义并不明确。语言发展到能说名称后,一个“马”字,比“这两个是一样的”或者“它们是相同的”等说法要简明扼要得多,他认为一样的,就赋予一样的名称;他认为不一样的,就不说。这里之所以用“不说”,而不是“说另一个名称”,是因为这个阶段他的归类都包括很广,所以类别之间都相距很远,不能被用这个名称表达的、比较近似的概念,也并不能用他所认为的其他概念表达。例如,仍然是“马”这个概念,他已经建立了能骑就是马的想法了,但是在看到视频里哥哥骑着一辆被伪装成鲜绿色大象的电动车时,问他哥哥骑的是什么,坚决不说马,什么也不说。原因是这辆鲜绿色大象(象鼻子不太明显)的车,外形太像他自己的一只鲜绿色小狗。“马”和“狗”的概念在这里发生了冲突。他无法理解一只狗怎么能骑,所以他不知道这个到底是马还是狗。2.观察和反馈的方便:然而这时成年人无法确认他的具体想法,不明白他将这两样物品理解为怎样的关系。成年人即可对他赋予两种物品同一个名称给予正确或错误的回应。增加了反馈后的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