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名字,起初在哪里听说忘记了,但是有印象的第一次则是由俞本伐、熊贤君二先生的《中国教育发展史》而知道的。事情是说他当政期间大举毁灭书院——或关闭,或收归国有。书院是我自读中国史后所大力喜欢的一样东西,由此这位老先生给我留下了不佳的印象。第二次似乎是从金庸某书的前言后记中看见的吧,这一次的了解于他的名望倒无损,名望有损的是神宗万历。万历在位四十八载,除前十年由张居正辅政时被迫勤于政事外,后面几乎全然不理朝政,这还不算什么。问题在于张居正一死,万历就抄了他的家,使张家子孙无一幸免。他恨这位老师的程度只差象伍子胥那样开馆鞭尸了。这不能不让我深深体味到“天威难测”。

到这里为止,我对他的印象仅至于一位普通的曾经执掌大权的明朝文官而已。加上明朝是因为我觉得戕害文人、钳制思想自由是明朝封闭而走下坡路的象征,他张居正又何尝例外了?仔细想想,我不过就是在这两件事上听说了他,因而就记住名字了,就觉得是个熟人了,所以知道《万历十五年》里会讲到他就要找来看看了,并且还想,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要写呢?张居正的十年已经过去,万历帝什么政事都不理,又有什么可写呢?

如果黄仁宇也如我这般想,就没有《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了。当然他一开始肯定也如我的认识水平一样,不过在详细参阅了各种明史资料后,他洞察了这一年的意义。因而选择了“世上已无张居正”的这一年。

我所接触的关于张居正身后遭清算的事情,世人大概的看法是这样的:由于张居正辅政十年对于皇帝的管束过于严厉,所以一旦故去,皇帝马上发现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当然用通常批判昏君的话就是为所欲为了。这样的心态就导致了张家受天恩必然不能长久,必然要遭到皇帝狠狠的报复。

这个看法不能判为错误,张的严厉管束和皇帝的心态都是可以理解的真实。但是《万历十五年》以学者写作而受普通人青睐,不是没有根据的。作者在这里抓住的是更为深层的东西。张居正的轰然倒下,根源并不来自他的皇帝学生,而是他触犯了众怒。由于他处于位极人臣的地位,又施行一种严厉的励精图治式的辅政方式,而他为之报效的大明王朝又是这样的腐弱不堪,所以他的一切可能成为大作为的东西,都与整个文官集团有了强烈冲突。那无论他清廉或贪污,无论他革新还是守成,他都事实上得罪了大众。这样的描述不由得让我想起来《倩女幽魂》里那个武将路过庙宇,发现朝廷百官均已成为行尸走肉。

事实的重心不在于是否贪污,是否忠心。这样的结论使我猜想严嵩或许也是因为犯众怒而以大奸臣形象遗臭万年。

作者提出了当时一条奇怪的判处原则:凡是犯事的,一律翻译为德行问题。这其实是整个中国史的东西。由于事情一开始就是这样处理,也难怪在今天这个流行翻案的时代会给各种人翻案——连吴三桂都翻案了(我现在仅见于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不过看法一定由文人处来了)。孔夫子给中国人民开了一条奇怪的虚伪之路,难怪鲁迅先生愤而写出“满书的仁义两个字,看了半夜,居然发现满书全是吃人”的狂人日记。

与张居正同时监督皇帝的,还有太监冯保。

受刘瑾、魏忠贤事情和东厂制度的影响,我以为明朝宦官如果不是如刘魏二人如此跋扈,那就是被外臣压制不得伸展,决没有主动以国事为重,尽忠臣之责的。看了几集《江山风雨情》,发现王刚所扮演的那个太监的形象与此大不相符:他对崇祯帝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提倡起用袁崇焕,与忠良之臣为伍,时时监督崇祯帝勤政爱民,国事为重。我以为这是剧情的需要——尽管只看了几集,我认为片子是要告诉人在那个无可挽救的时代,所有人的努力最终只能得到悲剧的结局,包括文官武将皇帝太监,一如《天龙八部》有情皆冤、有情皆孽一样。

黄仁宇从繁琐的明史中,找出了一个现实的如上所述的太监,他是万历从小的玩伴,然而是受了教育的,对事情极富洞察力的那一类人,绝非魏忠贤之目不识丁。他也很善于和外臣合作而使自己的忠君爱国有用武之地。这个外臣就是首辅张居正。因此,亦如前之原因,以内侍的身份而拥有这样大的权力,导致了他在倒张运动中跟着倒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万历皇帝自己,则绝非金庸告诉我的那个懒惰得奇怪的笨人形象。

仍是前面所说的金庸某书的前言或后记,指出:神宗皇帝极为怪异,自张居正故后,曾经创下了二十五年不上朝的记录。然而他又并没有什么醒目的私人爱好可供世人瞩目(如纣王宠幸妲己,李煜喜欢填词,徽宗爱好书画,即使他的后代天启,也还爱好木工呢)。后人金庸气愤地斥之为“神宗皇帝——神经病皇帝”!常年的消极怠工自然令臣下极为不满,所以有人就冒着脑袋搬家的危险直接在奏折中对他施行人身攻击。然而奇怪的是此人并没有得到任何惩处。金庸先生由历代“天威”而推论神宗皇帝并没有看到这奏折,也就是说他懒得连奏折都不看的,别提上朝了。事实上皇帝的懒惰不是体现在不看奏折上,而是体现在看了这样的奏折仍然能够保持自己不理朝政的做法,甚至不愿意回复这样的奏折。

这么懒惰的皇帝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在有孝庄太后教育出了千古一帝的康熙之后,我认为其他君主虽然不缺乏教育,但是缺乏善人教育。有几个皇帝有孝庄太后这样聪明厉害的老师呢?然而《万历十五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皇帝是怎样由勤于理政一步步走向彻底懒惰的。张居正这位老师,教导不可谓不严,教导不可谓不正。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良母,从未对先生的严厉教导稍加微词。万历本人在四五岁时即能读书,这做学生的不可谓不聪明。然而问题的导火线正在于老师的严厉和学生的聪明。在张居正时代,少年皇帝相信一切包括先生都是美好的,所以按照先生的教导去做肯定能成为明君。然而当张居正故去,由其他文官所揭开的张居正,居然是另一种形象:生活不节俭,大权独揽,任人唯亲……他要别人做到的,自己一条也没做到。光这个并不至于给皇帝毁灭性的打击。真正的打击是:当世上已无张居正时,皇帝发现自己仍然不能真的拥有裁决国事、家事的权力,整个文官体系是孤立他的,仅把他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对待的。既然如此,他就彻底地孤立自己,任国家自己运行下去。尧舜之梦就被现实体系教育成了历史上最懒惰的皇帝了。转变的分水岭就在万历十五年。这一年除此之外,还有两位标志性人物的谢世:文官海瑞和武将戚继光。前者是愚蠢地奉行古训的代表,后者是尽可能利用当时业已落后了的体系建立同样落后了的军队的代表。

书以这段话结尾: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这部失败总记录,不亚于作为电视剧的《江山风雨情》、作为小说的《天龙八部》在我心里留下的深刻印象。我本以为,崇祯和袁崇焕的时代,才是大明失败总记录的时代,不料提前近半个世纪,在张居正故去几年之内,一切都已发端。